本文为《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 的读书笔记

幸存者偏差

  • 幸存者偏差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 道琼斯指数由纯粹的幸存者组成。
  • 如果你本身就是“幸存者”的一份子,幸存者偏差就非常麻烦。哪怕你的成功纯属偶然,你也会发现你与其他成功者的共同点,并将它们诠释为“成功因素”。
  • 结论:幸存者偏差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 个人思考:买股票你要看到每天有多少支股票上涨,每天有多少支股票下跌,上涨股票占比多少,下跌股票占比多少,不要因为别人给的列表一线飘红,就觉得炒股很容易。

    因果颠倒

  • 游泳能让人身体匀称,还是身体匀称才能成为游泳运动员。
  •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游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对待自己。他们说他们成功的故事,是不是他们本身就是已经成功的。
  • 个人思考:看到别人为他们的成功归因的时候,要仔细思考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说的原因。很多时候成功的人很容易自己迷惑自己。

    过度自信效应

  • 对股市未来一年的走势或公司3年后预计营业额的估计就受这种效应的影响: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
  • 对于过度自信效应,重要的不是单个估计是否正确。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 为什么会过度自信?这里有两个效应在共同起作用。一个是传统的过度自信,另一个是项目的直接利益人在激励下低估成本。重要的区别在于:过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励,而是自然单纯、生而有之的。
    1. 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 2. 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 3.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就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只不过高估的幅度更少些罢了。
  •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 个人思考:凡事决定之后,要从最悲观的可能性做准备,抱有最乐观的期望。

    从众心理

  • 从众心理是仅次于股市泡沫和股市恐慌的恶魔。
  • 凭什么一种产品销量最高就应该更好呢?
  • 毛姆: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 个人思考:在买股票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个是好还是不好,未来的价值在哪里。不要在不懂的情况下,因为别人说好,且原因自己听不懂而去购买。

    纠缠于沉没成本

  • 股市投资人经常成为沉没成本的受害者。他们在决定是否出售股票时常以买入价作为参照。当股价高于买入价时,就卖掉股票;如果股价低于买入价,就抱住不卖。这是不理智的,绝不可以让买入价处处扮演角色。唯一有效的是股市未来的前景(和可选择投资未来的行情)。
  •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行为呢?因为人类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在制造矛盾: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不同。继续执行一个无意义的项目是在推迟这一疼痛认识。那样我们就显得更坚韧。
  • 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 个人思考:始终对在心中对公司有一个估值,对公司未来趋势有一个判断,并且有判断给出的条件。

    互惠偏误

  • 互惠是风险管理;没有互惠,人类——还有无数种动物——早就灭绝了。
  • 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
  • 个人思考:对于不希望产生关系的给予,主动拒绝。

    确认偏误之一

  •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
  • 赫胥黎: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
  • 巴菲特:人类最擅长这样过滤新信息,使现有解释仍然成立。
  • 在经济界,确认偏误特别猖獗。比如:董事会决定采取一个新战略,于是预示这一战略会成功的所有迹象都会受到热捧。不管你望向哪里,都会看到大量迹象表明它会成功。人们要么根本看不到对立的证据,要么干脆将它们作为“特殊情况”和“不可预见的困难”搁置一旁。董事会对反驳证据视而不见。
  • 怎么办?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更仔细地倾听是值得的。它的背后经常隐藏着很普通的反驳证据。你最好是像达尔文那样去做:他年轻时就习惯于系统地克服确认偏误。一旦他的观察与它的理论相矛盾,他就会特别认真地对待它们。他始终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强迫自己在30分钟之内记录下与他的理论相矛盾的观察。他知道,大脑在30分钟后会主动“忘记”反驳证据。他对他的理论越坚定,他会越发积极地寻找矛盾的观察。
  • 我的思考:要仔细思考反面的例子。

    确认偏误之二

  • 没有假设不行,可一种理论越是模糊,确认偏误就越强。“人是善良的”和“人是邪恶的”都能找到足够的证明。
  • 该死的是认识不到确认偏误。当然,我们不喜欢我们的信念被攻击得千疮百孔。但实际情况不是我们在我们的信念前竖起了一块挡箭牌,实际情况恰似对方在使用消音器朝我们射击:子弹若下,而我们听不到枪声。
  • 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我们阅读支持我们理论的博客。新闻个人化使得相反的意见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电脑屏幕上。我们越来越多地活动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区里,这更加加深了确认偏误。
  • 结论:请你于确认偏误作斗争。请你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作为聪明人士,你不会躲避的。
  • 我的思考:要保持反对意见的渠道,并且认真思考这些意见。经常更新自己的一个圈子,在微博不仅仅关注自己认同的人。

    权威偏误

  • 这个星球上有大约100万受过培训的经济学家,没有一位精确预言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更别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信用违约互换的瓦解直到通货膨胀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顺序了。
  • 经常可以证明,权威也会出错。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还有,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这就是权威偏误。
  • 大约15年以来,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都接受了所谓的“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学习坦率、迅速指出毛病。换句话说,他们训练自己摆脱权威偏误。
  • 专家们希望被人认出,为此他们必须用某种信号显示他们的身份。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权威“流行”。
  • 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一位专家,我都会设法向他挑战。请你也这么做。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 我的思考:在我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能力圈内,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专家,都不要降低独立思考的水平,并且不怕指出不同。

    对比效应

  •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我们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
  • 对比效应是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
  • 你会觉得3000欧元真皮车座相对于6万欧元的车价来说只是笔小钱。
  • 没有对比效应,就完全无法想象打折生意。一种从100欧元降到70欧元的产品,会显得比一直就卖70欧元的产品更便宜。而事实上最初的价格根本无关紧要。
  • 不久前一位投资者对我说:“这只股票便宜,因为它只有最高价的50%。”我轻轻摇摇头。股票价格永远不会“低”或“高”。它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唯一值得考虑的是它从这一刻起是会涨还是会跌。
  • 我们就像鸟儿听到枪声一样会对对比做出反应。我们扑翅飞起,很快行动起来。不利的一面是,我们发觉不到逐渐发生的小变化。
  • 我的思考:要看到整体的情况,对比是好的,如果找到一个正确合适的对比标杆。

    现成偏误

  • 现成偏误是指: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 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 由于现成偏误,我们的脑子里总有一张错误的风险卡。于是我们系统性地高估了因飞机坠毁、汽车事故或谋杀而遇难的风险。我们低估了因为糖尿病或胃癌这样不太能引起轰动的方式死亡的风险。
  • 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的,而不是量化思维的。
  • 某种东西重复出现,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重新提取它。它并不一定是真的。
  • 大人物只讨论管理层呈送给他们的东西——大多是季度数据——而不讨论管理层未呈送但更重要的事情。
  • 人们都说先使用现成的数据或配方。他们在这个基础上作决定——结果经常是灾难性的。例如:10年前人们就知道,用所谓的期权定价模型公式确定衍生金融产品的价格是行不通的。但没有别的公司。因此人聊胜于无,宁可使用一个错误公式。
  • 应对方法: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战胜不了现成偏误。
  • 我的思考:要看到整体的情况,要思考什么才是最关键的东西。不能只看到最容易得到的。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地回升了,客户开心,专业人员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
  • 结论:如果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你脑子里就应该敲响警钟。不过请小心:确实有那样的情形,先是再次下滑然后回升。事业的转换可能会耗费时间,会造成停发工资。一个企业的重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所有这些情况,人们很快就能看出措施是否有效。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请你望着里程碑,而不是望着天空。
  • 我的思考:当有人说在好转之前会恶化时,希望他能说明恶化的不可避免的原因,并且估计好转开始的里程碑。

    故事偏误

  • 我们将生活中乱七八糟的细节编成一个故事,就像将我们的生活编成一根绳,让我们可以顺着它往前走。许多人认为这根绳很有“意义”。
  • 我们也是这么对待世界史细节的。我们将它们强行编成一则没有矛盾的故事。结果如何?结果是,我们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凡尔赛条约》会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格林斯潘政策为何会导致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我们理解了,为什么铁幕必须降临(冷战开始),或《哈利波特》为啥会成为畅销书。我们叫做“理解”的东西,当时当然没有人理解过。根本没有人能够理解。“意义”是我们事后虚构的。因此故事是个值得怀疑的东西——可看样子我们不能没有故事。为什么不能?不清楚。清楚的是,在开始科学思维之前,人们先是通过故事解释世界的。神学比哲学更古老。
  • 故事偏误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
  • 讲述一则故事的广告,比理性地罗列产品优点的广告效果更好。
  •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 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 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 我的思考: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听故事还是要思考,思考总体,思考关键问题。

    事后诸葛亮偏误

  •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 事后回顾时,一位靠幸运获得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对他的成功概率的估计要远远高于客观估计。(就像我拿到华为offer一样)
  • 事后诸葛亮偏误为什么这么危险呢?因为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 与事后诸葛亮偏误斗争并不容易。研究表明,知道这种偏误的人,也常像其他所有人一样掉进它的陷阱。
  • 但我还有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更多是来自个人经验而不是科学:请你记日记。请你写下你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请你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测家。另外,请你也同样读历史。不时事后的、成熟的理论,而是那个时代的日记、剪报、备忘录。这会让你更好地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
  • 我的思考:例如2012世界末日,很多人都相信了。例如我拿到华为的offer,我事后又给自己一个解释。

    司机的知识

  • 查理·芒格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按芒格故事里的意思,司机是指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他们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他们高谈阔论地挥霍着华丽词汇。
  • 一家企业越大,人们就越期望它的首席执行官具有表演才能——所谓的交际能力。一个安静、固执但可靠的创造者是不行的,至少不能担任最高领导。
  • 巴菲特使用一个美妙的概念:“能力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人们都像专家一样精通;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就不懂或只懂一部分。巴菲特的生活信条是:“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查理·芒格重复说:“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能力之外碰运气,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
  • 结论:请你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请你不要将公司新闻发言人、爱出风头的人、新闻播音员、唠叨鬼、花言巧语者、爱说闲话的人与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搞混。你怎么能区分出来呢?这里有个明确的信号。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们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们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司机们”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
  • 我的思考:一定要好好思考自己的能力范围。并且待在能力范围之内。

    控制错觉

  • 在赌场里,当人们想要一个大数字时,大多数人会尽可能使劲地掷骰子;当人们希望得到一个小数字时,他们可能掷得温柔。许多人都存有这样的幻想:他们想靠传播正能量影响世界。
  • 控制错觉是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 你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实际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为的要少。
  • 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 我的思考:更努力真的能控制更多吗?我今天能够消化更多吗?我需要的是一个心理安慰的错觉还是事实?

    激励过敏倾向

  • 一家企业的董事会向管理层承诺,一旦实现一个目标就颁发一份特殊津贴。结果如何?经理们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商定尽量多的目标,而不是思考如何让企业赚钱。
  • 激励过敏倾向说明了一个平庸的事实:人们会对激励机制作出反应,这不奇怪。人都会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两个次要方面:第一,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货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二,人们是对激励作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 好的激励机制会将目的和激励联系起来。例如古罗马当一座桥竣工通行时,工程师必须站在桥拱下。
  • 通过激励能够影响人们或组织的行为。
  • 中世纪为什么精神健康的贵族们会跃上战马,参加十字军东征?激励
  • 结论:请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行为感到吃惊,请你想想,那后面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我保证,你可以这样解释90%的行为。激情、精神疾病、心里障碍或恶意最多占到10%
  • 我的思考:要思考人们行为背后的激励。对人对激励要把激励和目的联系起来。

    回归均值

  • 假定你正在经历一次破纪录的严寒,接下来的几天气温就极有可能回升——朝着月度均值的方向。这同样适用于慢性疼痛、高尔夫球成绩、股市业绩、恋爱运气、主观舒适感、职场成功、考试分数等。
  • 忽视回归均值,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归因错误:比如老师(或经理)会得出结论,处罚比夸奖更有效。因为通常考试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会受到夸奖,最差的则会遭到处罚。而在下次考试中——纯随机地——可能就会是另一些学生处于成绩最高和最低的位置。老师因此得出:处罚有效,夸奖有害。这当然是一个谬论
  • 我的思考:每个人的心情都会回归均值,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公地悲剧

  • 如果有人真想解决公地问题,只有两种可能:将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
  • 私有化是较为简单的解决方法,但加强管理也有据可援。为什么这两者做起来这么难呢?为什么我们总是沉湎于公地的想法呢?因为我们还没有为解决这一社会难题做好准备。原因有二:第一,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几乎一直拥有无限的资源可供支配;第二,一万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50人左右的小群体里。彼此间相互认识,如果有人只考虑自己的好处,滥用公众利益,就会被发觉,并遭到最严厉的惩罚——失去名誉。在小范围内,道德的制裁至今还有效(虽然没有警察在场,我也不会在聚会中将我朋友们的冰箱洗劫一空),但在一个匿名社会里道德就没那么管用了。
  •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二氧化碳的排放无度、乱砍滥伐树木、水污染、灌溉无节制、无线频率的过度使用等。
  • 公地悲剧是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的对立面。特殊情形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并不能指向最佳效果——而是恰恰相反。
  • 我的思考:在公司或团队中,责任应该要把握清楚,否则可能出现公地悲剧的情况。

    结果偏误

  • 一只20年来总是作出正确投资决定的猴子,怎么可能只是一只无知的猴子呢?不可能!
  • 猴子的故事说明了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 我的思考:就像打扑克牌,总有一种走法是获胜概率最高的,不能因为偶然结果不好,而在之后放弃这种获胜概率最高的走法。

    选择的悖论

  • 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令人幸福。但这也有一个“度”,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质量。专业术语称之为选择的悖论。
  • 为什么会这样?
    • 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
    • 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对衡量标准没概念,衡量标准太多了
    • 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因为没把握作出完美的选择
  • 怎么办?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请你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它们。你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吧。在生活伴侣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只有最好的才适合你吗?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情况恰恰相反: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讨喜偏误

  • 讨喜偏误指的是: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或者帮助他。
  • 什么叫讨喜?
      1. 外表有吸引力
      1. 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
      1. 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
  • 谁发出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的信号,我们就倾向于也觉得他讨喜。恭维具有神奇的效果,哪怕那是谎话连篇。
  • “复制”是销售的标准技巧。销售者设法复制对方的手势、语言和表情。如果买方语速特别慢、声音特别低、经常抓挠额头,卖方也同样又慢又低地讲话、不时地抓挠额头就很有意义。这会让买方觉得他讨人喜欢,做成生意的可能性就越大。
  • 结论:你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请你不要考虑他,更好的办法是:请你想象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禀赋效应

  • 禀赋效应: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 禀赋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得很明显。卖方总是将他们的房价估计得高于市场价格。
  • 让我们放弃要比让我们囤积难得多。
  • 令人吃惊的是,禀赋效应不仅神话了我们已经拥有的财产,甚至神化了我们可能会拥有的财产。这样的现象在拍卖市场可以看到。
  • 结论: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奇迹

  • 结论: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时间。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团体迷思

  • 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团体迷思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在之前的一章里已经探讨过从众心理这一思维错误。
  • 一个智囊团的成员通过建立错觉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团体精神”。这种错觉之一就是无限的信任。
  • 结论:如果你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你要仔细考虑没有讲出的意见,必要时要甘冒被隔离在温暖团体之外的风险。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某人唱反调。他将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但也许是最重要的人。

    忽视概率偏误

  • 我们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累计奖金的多少及电压的强度),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
  • 我们投资创建一家公司,是因为可能的利润让我们垂涎,但我们忘记了(或者懒于)查明新企业实现这种利润的概率。
  •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必须计算。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者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零风险偏误

  • 人类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风险越大,其中包含的感情成分越多,降低风险对我们的安慰就越小。
  • 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证明了,不管风险是99%还是1%,人类都同样害怕有毒化学物的污染。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反应,但很常见。很显然,我们只信任零风险。它就像灯光吸引蚊子一样吸引我们,我们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人们本来都能更好地投资这笔钱,更显著地降低另一种风险。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零风险偏误。
  • 结论:请你告别零风险的假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请你满足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
  • 我的思考:零风险是一种质变,但是是不是值得为此付出特别大的代价,需要思考。

    稀少性偏误

  • 结论: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忽视基本概率

  • 时时刻刻关注基本概率
  • 戴眼镜的不一定是教授,更可能是卡车司机。

    赌徒谬误

  •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这就是常说的赌徒谬误,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一只球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无论之前它已经落了多少次。
  • 这与回归均值偏误相比,一般情况下会回归均值是因为非独立
  • 结论: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锚定效应

  • 要特别当心,不要使用错误的锚!

    归纳法

  • 很少生病的人认为自己不会死。一连几个季度都可以宣布利润增长的CEO认为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他的员工也认为他不可缺少。
  • 一次例外就足以彻底否定一条经历过上千次证明的理论。
  • 归纳式思考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没有它也不行。我们不可以忘记,所有确信都只是暂时的。
  • 归纳法有可能具有诱惑性:“人类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也将征服未来的挑战。”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没有考虑: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能这么说。以我们存在的事实来说明将来我们也会存在,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错误——估计是最严重的。

    规避损失

  • 我们估计损失要比我们估计收益多得多,这不足为奇。如果你损失了100欧元,你消耗的快乐要大于我送你100欧元让你获得的快乐感。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
  • 因此,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么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
  •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 员工(如果他们是独自承担责任,而不是集体做决定的话)都有畏惧风险的倾向。站在他们的立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如果做成某件事情最多会带给他们一笔奖金,但一旦失败就有可能让他们丢掉工作岗位,那他们干吗要冒这种风险呢?在几乎所有公司的所有情况下,风险都大于可能的收益。如果你作为董事长抱怨你的员工缺少冒险精神,那你现在制定是为什么了——规避损失。
  • 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的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当然也有例外:在事关我们自己的时候。

    社会性懈怠

  • 团队会使人懒惰。社会性懈怠不仅出现在体能效率方面,我们在精神上也会懈怠。
  • 在日本,如果团队由尽可能多的各种专业人员组成贵更好。这很有意思,因为在这种团队里个人的效率可以归功于这些专家。
  • 社会性懈怠的效果很有趣。在团队里我们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还会克制我们的责任。谁也不想对成绩差负责。专业术语称之为责任扩散效应。
  • 出于同样的原因,团队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人们称这一效应为风险分摊。事实证明,团队讨论会导致作出比人们独自作决定时更冒险的决定。
  • 结论: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指数增长

  • 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线性增长,但是我们对指数增长没有感觉。因为石器时代几乎没有人遇到过指数增长的例子,但今天不同。
  • 计算倍增时间。请用70除以增长的百分比。
  • 没有什么按百分比计算的东西,会一直增长——大多数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也会忘记这一点。每个指数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达到一个极限。
  • 结论: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是没有用的——请你承认这一点。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或者,在增长率计算时,就使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赢家的诅咒

  • 赢家的诅咒是指: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他们系统性地支付过多。
  • 互联网使“日常生活拍卖化”
  • 上市是被支付了过高价格的拍卖。当公司购买其他公司时——所谓的企业并购——主要就是赢家的诅咒在插手。所有的公司并购都在不止一半地毁灭价值,这意味着,购买它们一点儿也不值。
  • 我们为什么会沦为赢家的诅咒的受害者呢?一方面,因为一种货物的真实价值是不确定的。出价方越多,报价过高的概率就越大。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
  • 请你记住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如果避免不了,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请你将这个数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坚决遵守它。

    基本特征谬误

  • 基本特征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
  • 尤其是在面对负面事件时,基本特征谬误会体现得更明显。我们将战争的“罪责”退给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的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的行刺者的错。虽然战争是不可预见的事件,我们至今无法理解它的成因。
  • 我们总是先在企业老板身上寻找业务好坏的原因。即使我们本该知道,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
  • 我们也必须理解基本特征谬误:极度关注他人源自我们过去的进化史,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需的,被排斥意味着死亡。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注情境。
  • 结论: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 我的思考:一定要看到大背景

    错误的因果关系

  • 错误的因果关系的最好例子是出生率下降和德国的仙鹤配偶数量下降之间的联系,如果画出1865-1987年两条线的发展,它们几乎可以完美地重叠在一起。那么,真的是仙鹤松子吗?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纯属巧合的相互关系,肯定不是因果关系。
  • 结论: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光环效应

  •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 光环效应的作用方式总是一样:我们容易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
  • 光环效应偶然也会产生美丽的后果——至少短期内是美好的。你曾经爱过就知道。
  •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我衷心地建议经济记者们,不要靠季度数据来评价一家公司(这已经有股市解决了),而要更深入地挖掘下去。这样挖掘出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但有时候很有教益。

    替代途径

  • 替代途径是指,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在俄罗斯轮盘赌上,我们有4种替代途径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得到1000万欧元的收益),你死去的可能性占1/5——与前4种达到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区别。
  • 替代途径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很少会想到它们。任何玩垃圾债券、期权和信用违约互换,挣到数百万欧元的人,都不该忘记,他同时有一堆危险的替代途径,它们会直接讲他拖进毁灭。
  • 结论: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比起你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比如从事律师、牙医、滑雪教练、飞行员或企业顾问的辛苦工作)获得的成功,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蒙田怎么说来着:“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预测的错觉

  • 约翰·肯尼思:“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 问题是: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
  •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我为此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会对每个预测报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随后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机制?假如他是雇员,如果他不断出错,他会失去他的工作吗?或者他只是一个自封的预测大师,靠图书和报告增加他的收入?第二,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有多高?他在过去5年里作过多少预测?其中有多少应验了,有多少落空了?我希望媒体在发布所有预测时,一同公布被误以为是大师的人们的成绩证明。
  • 托尼·布莱尔“我不作预言。我从没做过,我永远不会做。”

    关联谬误

  • 克劳斯研究第三世界问题,克劳斯在大型银行工作,并负责第三世界基金的可能性比克劳斯在大型银行工作的可能性小。
  • 卡尼曼认为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的思维。只可惜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
  • 结论:请你忘记“左半脑和右半脑”的说法吧,更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有意识的思维之间的区别。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框架效应

  •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 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股价下跌被称为“回调”。支付过高的收购价被称作“善意”。
  • 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因为我们永远不能全面观察所有方面。换成另一个框架,我们也许会作出不同的决定。
  • 结论: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里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本章也不例外。

    行动偏误

  • 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 特别是在遇到新情形或不明情形时,就会发生行动偏误。沃伦·巴菲特这样表述“在投资时,行动与成绩没有相互关系。”
  • 为什么会有行动偏误?在一个狩猎采野果的环境中,行动比思考价值大得多。但我们今天的世界与过去不同——与行动相比,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的思考。这一转向让我们很难适应。
  • 如果花时间等待刚好让你作出了正确决定,你得不到荣誉、得不到勋章、得不到刻有你名字的雕像。相反,如果你表现果断、行动敏捷、形势好转了(哪怕纯属偶然),那么,你就大有机会受到祝贺或成为年度最佳员工。社会更喜欢下意识的行动,而不喜欢有意义的等待。
  • 结论: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人类的全部不幸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他们的房间里。”帕斯卡尔就曾经这么写道,在他的书房里。

    不作为偏误

  • 害人比见死不救更严重。这种思维偏误人们称为不作为偏误。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 上一章我们了解了行动偏误。行动偏误是不作为偏误的反面吗?不完全是。当形势不明、矛盾、看不透时,行动偏误就会插手了。此时我们倾向于做无用功,哪怕没有这么做的合理理由。而不作为偏误的形势大多是一目了然的:今天的行为可以防止未来的损害,但防止损害对我们的激励并不强。
  • 不作为偏误很难辨认——放弃行动不像采取行动那么容易看出。我们不得不承认,1968年的欧洲学生运动看穿了不作为偏误,提出了一个醒目的口号来反对它:“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自利偏误

  • 如果公司这一年经营出色,CEO就会将其归因于他英明的决定、他本人不知疲倦的奉献和他所宣扬的活跃的企业文化。相反,如果公司这一年经营不善,责任就都是欧元走强、政府的政策、中国人的贸易活动、美国人的隐形关税,还有消费者的压抑情绪等。
  •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 最简单的原因可能是:这样我们会感觉好一些。一般来说,自利偏误造成的损失有限。不过要小心,现代世界里存在不能一目了然的风险,在这里自利偏误很容易导致灾难。
  • 如何应对自利偏误?你有对你直言不讳的朋友吗?如果有,你很幸运。如果没有,那你至少有个死对头吧?好,那你就挑战一下自己,请他喝咖啡,请他不加掩饰地说出对你个人的意见。你会永远感激他的。

    享乐适应症

  • 享乐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 一些科学的建议:
    •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累等
      1. 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
    • 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请你为友谊投资。对于女人,隆胸具有长期的幸福效应;对于男人,则是升职——不过,只有当男人不与此同时更换对比群体时才会感到幸福。因此,如果你在升职为CEO之后只跟其他的CEO交谈,幸福感就会消失。

      自我选择偏误

  • 当我们本身是样本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 特别有趣的是最近的一项电话调查:一家公司想查明每个家庭平均有多少部电话(包括座机和手机)。在分析调查结果时,他们居然对没有一个家庭声称没有电话而感到吃惊。这真实太可笑了。

    联想偏误

  •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样也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果子,食后我们感觉不舒服,于是将来我们就会回避相应的植物,认为它的果子有毒或至少是吃不得的。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
  • 知识错误的知识也是这么形成的。
  • 联想偏误会影响我们作决定的质量。比如,我们倾向于不喜欢送来坏消息的人。英语里称这种现象为“斩来使综合征”。信使和消息内容被联系在一起。
  • 巴菲特对此了如指掌:他指示他公司的CEO,不要告诉他好消息,只告诉他坏消息——而且要直截了当。
  • 马克·吐温:“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者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收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做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新手的运气

  • 下面是联想偏误的一种特殊情况:错误地与从前的成功建立联系。赌场的赌客熟悉这一点,他们称这是新手的运气。
  • 从哪一刻开始就不再是新手的运气,而是天才呢?没有明确的分界,但有两条线索。
    • 第一,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你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
    • 第二,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也许你就是某人,如果你在一个只有10名竞争者的市场上脱颖而出,这说明你有一定的才华。如果你在一个拥有千万名竞争者的市场上成功了,你就不应该太骄傲。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认为,你只是很幸运。

      认知失调

  •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事后对结果作出别的解释。

    双曲贴现

  • “及时行乐”恐怕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享受今天,充分享受,莫管明天。及时行乐对我们很有价值,价值多少?多得我们无法理性地说明理由。但请仅限于星期天。
  • 双曲贴现: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
  • 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动物性的一种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在将来得到更多奖励而于今天放弃一种奖励。
  • 我们年纪越大,建立的自我控制越多,我们就越容易成功地延迟满足。
  • 结论:及时行乐的诱惑力极大——尽管如此,双曲贴现也是一种思维错误。我们越能控制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地规避这一错误。我们对我们的冲动控制越小——比如在酒精的影响下——我们就越容易犯这个错误。及时行乐是个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话。但天天享受,好像每天都是末日似的,却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