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读书笔记。

书摘

收入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中心议题

从马尔萨斯到大卫·李嘉图

  •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评述》:人口过剩是影响财富分配的首要因素。 由于时代的关系,他无法想象人类会从食物需求中完全解放出来。
  •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旦人口和产出开始稳步增长,相对于其他商品,土地会越来越稀缺(稀缺性原则)。土地价格会不断上升,地主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会越来越大。由于时代的关系,他无法预测未来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或工业的发展,使得农田价值下降。
  • 在二十一世纪,对于理解全球财富分配来说,忽略“稀缺性原则”的重要性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为了更具说服力,我们可以用世界主要国家首都城市房地产价格,或者石油的价格来代替李嘉图模型中的农田的价格。供给和需求原则虽然会有所调节,但是由于稀缺性原则,这个调节过程可能是缓慢的。

马克思:无限积累原则

  • “无限积累原则”:资本将不可逆转地不断积累并最终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是一个没有天然界限的过程。
  • 资本收益率稳定降低(这样将遏制资本积累并导致资本家之间的激烈冲突)或是资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无限制地增长(这迟早将变成工人运动的导火索)。不论发生何种情况,社会经济均衡或是政治稳定都将变成奢望。
  • 如果人口和生产力增长水平都相对较低,那么财富积累自然会引起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如果它增长到极致,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时候。

把分配问题重新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

  •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二十一世纪所处的阶段就好似我们的先辈在十九世纪初的状况:我们正在见证令人印象深刻的全球经济的变化,并且很难知道这些变化的广度,或者说几十年之后全球财富在一国内或多国内将如何分配
  • 我们没有任何根本的理由来相信增长是自动平衡的。我们从很早起就应该把收入不平等的问题重新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地位并提出十九世纪就已经出现的类似问题。

19世纪的“拼爹资本主义”在21世纪重现?

靠工作还是吃遗产?

  • 18,19世纪的欧洲,工作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财富的多寡,不管是靠继承还是靠婚姻。最富裕之人的生活水平是仅靠劳动生活的人无法企及的。
  • 民主现代性(democratic modernity)的基础是认为源于个人天赋和勤奋的不平等比其他不平等更合乎情理,或者至少我们希望向这个方向发展。
  • “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里,继承来的财富不再重要,并且也许是历史上第一次,工作和学习成为出人头地的最可靠路径。
  • 提出问题:我们是否能够确信,劳动收入和遗产收入的相对关系已经彻底转变?如果是,程度多大?其次,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那么它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还会被逆转吗?

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不平等

  • 在多大程度上,劳动收入不平等是温和的,理性的?尽管劳动方面的不平等总是比资本方面的不平等小得多。
  • 劳动收入不平等会给不同的社会群体带来迥异的社会现实。了解决定劳动收入不平等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非常重要。
  • 最不平等国家(如美国)最上层10%拿到工资总额的35%,最底层50%只拿到25%
  • 工资不平等处于平均水平的国家(法国,德国)最上层10%的人占有总工资的25%-30%,中间40%的人约30%
  • 劳动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1970-1990的斯堪的纳维亚)最上层10%的人拿到总工资的20%,最底层50%拿到约35%

资本收入差距进一步加重贫富分化

  • 资本所有权分配在每个地方都是极端不平等的。
  • 最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在所有这些社会里,半数人口几乎一无所有:最贫穷的50%占有的国民财富一律低于10%,一般不超过5%。
  • 无法逃避的现实是:财富非常集中,社会中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于是一些人想象财富属于超现实或神秘的实体。这就是为什么系统研究资本及其分配如此重要。
  • 财富分配的最上层10%本身也极端不平等,最上层10%占有总财富的60%,最上层1%的份额一般约25%,其余9%约35%
  • 此外,财富的构成在这个群组中差异也很大。最上层10%几乎每人都拥有房产,但在财富阶层中越高,房地产的重要性则急剧下降。在“9%”群组中,每人平均拥有约100万欧元,房地产约占其总财富的一半,而有些人的房地产资产甚至占到3/4还多。相比之下,在最上层1%中,金融和商业资产明显超过房地产。财富主要由股票构成。房产是中产阶级和小康阶级最喜欢的投资形式,但真正的财富总是主要由金融和商业资产构成。

总收入的不平等:两个世界

  • 总收入不平等的水平居于劳动收入不平等和资本收入不平等之间。总收入不平等更接近劳动收入不平等而不是资本收入不平等,这也没什么意外,因为劳动收入一般占国民总收入的2/3到3/4
  • 具体地讲,在20世纪70、8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平等社会里,收入阶层的最上层10%占有国民收入的约25%(当时的德国、法国是30%,现在则高于35%)。在更加不平等的社会里,最上层10%占有国民收入的50%(最上层1%占有约20%)。旧制度及美好时代之时的法国和英国是这种情况,当今的美国也是这种情况。
  • 没有理由断言最上层的10%永远不会占有国民收入的50%以上,或者这种象征性门槛一旦越过,一国经济就会崩溃。
  • 这种极端不平等能不能持续,不仅取决于镇压机关的有效性,也可能首先取决于辩护机关的有效性。
  • 一个社会的总收入分配达到非常不平等(最上层10%占有约50%,最上层1%占有约20%)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 超级世袭社会(食利社会):在一个社会中,继承财富非常重要,财富集中度达到极端水平(最上层10%一般占有所有财富的90%,仅最上层1%就占有50%)。那么,总收入阶层由于非常高的资本收入主导,尤其是继承资本。这是我们在“旧制度”下的法国和欧洲所看到的格局,各国总体上差异很小。我们需要弄清,这种所有权结构和不平等是如何出现和持续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只属于过去。
    • 超级精英社会:收入阶层顶端是非常高的劳动收入而非继承财富收入。
    • 这两种逻辑在每个社会都起作用。美国当下主要的特征是:创纪录的劳动收入不平等和与传统社会相比不太极端的财富不平等水平。它们可能在未来的这个世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未来将出现一个新的不平等世界,比以前的任何社会都更极端。

美国收入不平等的扩大酿成了金融危机?

  •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2010年,最富有的10%人群的收入份额(不含资本利得)的上涨表现得相对稳定乃至保持恒定。
  • 事实清晰表明,不能指望这样的金融危机本身来结束美国不平等的结构性扩大。可以肯定的是,股市崩盘的直接后果是不平等的扩大总会随之变得更为缓慢,就像它总在股市繁荣时期扩大得更为迅速一样。
  • 不平等增长的大部分来自“1%”
  • 全球金融体系长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是资本/收入比率的结构性上升(欧洲尤为如此),加之国际资产头寸总量的巨额增长。

继承财富在21世纪如何演变?

  • 所有社会中,财富积累途径有二:通过工作或继承遗产。
  • 财富集中于老年人,越老越有钱
    • 在19世纪的法国,年度继承额大约是国民收入的20-25%,这反映出几乎所有的存量资本都来源于遗产继承。
    • 1914-1960年间,遗产和馈赠额在国民收入中仅占若干百分点,现有财富几乎都是个人通过这辈子的勤俭奋斗而积攒下来的。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了几代人,这批人自然会认为通过当世勤劳而不是靠祖先庇荫致富已经是“新常态”。
    • 与此相对,当今世界由“70后”“80后”组成的年轻群体却有不同的感受,他们感受到(或多或少)遗产继承的重要性将会重新在他们的生活或亲朋好友的生活中凸显。
    • 遗产继承的重新崛起目前尚未完成,这场变迁刚至中途(2000-2010年遗产继承额占国民收入比例水平处在五十年代低位和1900-1910年高位的中间)
    • 迄今为止,与此前那次变化相比,遗产继承重要性的提升并未对民众看法造成深刻影响,民众思维还停留在“今生奋斗才决定财富”的状态。但经过接下来几十年的发展,情况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 从理论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继承财富的重要性会下降,因为财富的重要性在下降(或更精准而言,非人力资本的财富重要程度在下降,即那些可拥有、可在市场上交换并根据现行物权法完全转移给后代的财富)。
    • 第二个可以解释遗产继承自然终结的因素是寿命延长,而等待继承所需的时间延长。在世的人之间的相互馈赠日益重要,部分抵消了老龄化效应。
  • 战争后的财富复兴
    • 战争让年轻人的财富多于老年人,但随着战争过去,财富又开始随着年龄积累
  • 遗产继承额将在21世纪如何演变?
    •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2010-2100年间的储蓄行为应该与过去相差不大。高遗产的状况得以继续,而新的均衡也得以传承,由此,具有社会积极意义的贫富流动就变得有限。
    • 最核心的结论是,在给定的储蓄结构条件下,随着资本回报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财富积累过程会逐渐加速并变得更加不公平。
    • 在老龄化社会,遗产继承者在继承时的平均年龄会拉大,但其继承的财富量却在增加,因此遗产继承对财富的重要性依然保持。

中国会买下全世界吗?——看全球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资本与政治

  • 沙特阿拉伯通过主权财富基金购买较低回报的美国国债,以换取美国的军事保护。

主权财富基金会拥有全世界吗?

  • 2013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总规模是5.3万亿美元,其中3.2万亿美元属于石油出口国家,其余的2.1万亿美元则属于非石油出口国和地区。这与《福布斯》财富榜上所有的亿万富翁的财富总和相当(2013年约为5.4万亿美元)。换言之,亿万富翁如今拥有全世界财富总额的1.5%,主权财富基金也拥有全球财富的1.5%。
  • 其次,由于全球资本的很大一部分是非流动的(包括房地产以及不可在金融市场交易的商业资本),因此主权财富基金所拥有的流动资本(亿万富翁所拥有的流动资本相对少一些)实际上要比数字所显示的高,这些是可以用来收购破产公司、买下足球俱乐部或在政府无力时出面重振某衰落社区的“活”资金。
  • 最后一点,主权财富基金与亿万富豪的关键区别在于,主权财富基金或者至少是石油出口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不仅会将投资所得用于再投资,而且还会接受来自石油销售的源源不断的投入。

中国会买下全世界吗?

  • 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代表的不平等转化成了全球资本分布中永远的差距扩大。
  • 无论如何,由于中国工人和中国社会整体希望依靠公共养老体系维持退休后生活,并且由于政治考量,现在不用担心由于中国逐渐买下发达国家而造成国际财富分化。
  • 最大的危险还是在于国内寡头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资产将集中在国内富豪手中,甚至更进一步,包括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在内的国家的资产也越来越被掌握在亿万富翁和百万富翁手里。
  • 目前对“中国将要买下全世界”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发达国家的富裕程度实际上远远超过公众的想象。如今欧洲家庭拥有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在减去负债之后依然高达70万亿欧元。而中国所有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再加上其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目前也就是3万亿欧元。
  • 财富的流转使得国籍的概念淡化,因为最富有的人总是可以转移资产甚至变更国籍,由此切断与其母国的所有联系。

未来富人是否会更富有?

财富排行榜中的继承者和创业者

  • 《福布斯》排行榜中最令人惊奇的现象之一就是,无论财富来源于继承还是创业,一旦财富超过了某个规模门槛,那么就会以极高速度增长,而不论财富拥有者是否还在继续工作。一旦财富形成,那么资本就会按自身规律增长,而且只要规模足够大,那么财富可能会连续高速增长长达数十年。
  • 一旦当财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门槛后,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调整机会就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产生优势,同时资本所产生的全部回报几乎都能用于再投资。拥有这样数量财富的个人每年只要拿出总财富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部分,他也足以过上极为奢华的生活,因此他的全部收入几乎都可用来再投资。这是最为基本但至关重要的经济机制,对财富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钱会生钱。
  • 更多的继承财富是分散在投资组合中,那么报刊记者就很难去掌握这些财富(尤其是继承财富者往往不如创业者那样高调)。

富人的道德排名

  • 无论如何,有关富人财富是否应得的讨论是没有最终答案的,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超越这种无效讨论。
  • 无论初始的财富差距是否合理,财富会自我生长并自我膨胀,会超越一切合理界限以及社会效用角度上的任何合理解释。因此创业者会变成食利者,不仅是在代际交接过程中,在同一代人中也会出现。
  • 每笔财富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同时又可能有些过度。赤裸裸的财富窃取是罕见的,当然也很少有财富是完全合理的。累进财富税的好处在于可以用灵活、统一和透明的方法来应对不同财富状况,同时让巨额财富置于民主控制之下,现在其实许多财富都已经得到民主控制。
  • 最有益的做法不是去给富人编一个道德排名,这种做法常常沦为给西方唱赞歌的举动,最好还是要去理解财富动态变化背后的普遍规律,即只讲财富而不讲个人,并由此思考相应可以普遍适用而不用考虑其具体国籍的监管,尤其是财税监管。

极端不公平是文明的必要条件吗?

  • 未来的世界可能会糅合了过去世界的两大弊端:一方面存在巨大的由继承财富造成的不公,另一方面又存在以能力和效率为理由的因薪酬造成的巨大贫富差距。
  • 不仅那些身处财富榜顶端的人笃信精英主义论点,认为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公平是合理的,许多身处中间位置的人也认同这种观点,这就造成了底层社会和中层社会的看法差异。

小型食利者组成的社会

  • 根据我的估计,对那些出生在1970年之后的人而言,继承财富将占其一生财富资源(包括来自继承和劳动)的1/4.
  • 继承并未终结,继承财富的分布产生了变化。换言之,我们的社会从数量稀少的庞大食利者变成了数量众多的小型食利者,即由小型食利者组成的社会。

食利者:民主之敌

  • 社会普遍认为,财富不均等应由能力和努力程度决定而不是遗产和租金。
  • 在民主体制中,尽管公民的生活条件有着巨大差别,但全体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因此想要克服这对矛盾,那么社会的不公平就必须是由理性和普世真理造成,而不是由不可抗拒的偶然性造成。因此不公平性必须符合正义,而且对人人有用。
  • 贫富差距的根本动因就是本书从头至尾都在强调的,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导致的不平等。
  • 这种不平等机制与市场竞争不充分没有关系,因而也不会因为市场变得更加自由或竞争变得更加充分而消失。因此认为完全自由竞争会让继承财富消失并让世界形成精英治理的公序良俗的想法属于危险幻想。

继承财富的回归:欧洲还是全球现象?

  • 对于现在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他们的收入正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因此大部分社会财富将是来自现有人口的积累,而不是来自祖上的遗产,因为祖辈的财产可能极其有限。
  • 继承财富在全球范围的卷土重来将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但在未来几十年内受影响程度最深的可能还是欧洲以及受影响程度略轻的美国。

中国的资本管制

中国资本管制的优势

  • 由于时间之流永不停息,利息原则上可以永无止境地增加财富。亚里士多德特别指出,无限的财富是危险的,而他也注意到“利息”一词在希腊语中本意是“子女”。在他看来,钱不应该“生”出更多钱。
  • 不幸的是,禁止利息的企图常常不合逻辑。
  • 通过废除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包括土地和建筑,以及产业、金融和商业资本,苏联实验同时取消了所有资本的私人回报。
  • 对这些沉湎极权主义实验的人而言不幸的是,私人产权和市场经济不单单服务于确保资本对除了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统治。它们在协调亿万个体的行动方面也扮演着有用的角色,没有它们不会如此容易。

历史视角下的资本税

  • 虽然鉴于政府不断增长的需要,资本税看起来符合逻辑(当大额财富增长且收入停滞,政府不可能对这样诱人的财源视而不见,无论哪个政党当权),但是在单个国家内合理设计这样的税种非常困难。
  • 资本税是一个新想法,需要适应21世纪的全球化世袭资本主义。税收设计者必须考虑何种税收安排是合适的,应税资产的价值应该如何评估,以及关于资产所有者的信息应该如何被银行自动提供和在国际范围内共享,以便税务机构不需要依赖纳税人自我申报财产持有情况。

非正统的管理形式:保护主义和资本管制

  • 保护主义有时是保护一国经济中相对不发达部门的有用方法(直到国内企业做好了面对国际竞争的准备)。它也是反对不遵守规则的国家的有力武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排除使用的潜在可能性是愚蠢的。不过当保护主义被大规模长时期使用时,其自身并非繁荣的源泉和财富制造者。历史经验表明,选择这条路的国家,可能没法像其承诺的那样使其民众的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此外,保护主义对阻止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导致的不平衡或财富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手中无能为力。
  •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富国很可能将增加资源在未来数十年进行资本控制。

中国资本管制的秘密

  • 中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其货币从来都不可自由兑换(但是,将来有一天可能会,当中国确信积累了足够的储备可以埋葬任何对赌人民币的投机者)。
  • 中国也严格控制进入的资本(没有政府批准,不能投资或购买中国的大公司,其批准通常除非外国投资者满足于占有少数股权)和流出资本(没有政府同意,资产不能转移出中国)。
  • 资本流出问题目前在中国非常敏感,是中国资本管制模型的核心。
  • 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中国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他们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球财富排行榜中,是不是他们财富的真正所有者?
  • 无论如何,如果欧洲国家不能一起协调和有效地管理资本,单个国家很可能实施自己的控制和国家偏好。在这方面,中国拥有明显的优势,将很难被击败。资本税是资本控制的自由形式,能更好地适应欧洲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