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我生命里的光》中村修二 的读书笔记。

书摘

怎么形成自己的风格呢?不,应该说怎么找到自己的风格呢?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个人风格就存在于自己身上,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的风格呢?当对一件事坚持到底,做到极致的时候,就诞生了个人风格。

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是保持乐观。与其说是保持乐观,不如说是保持正面思维。

我还是坚持到最后,没有退出排球队。如果我退出,六个人的排球队就无法存在下去,朋友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在其他学生都放弃运动社团专心应付考试的时候,我仍然三百六十五天坚持练排球。

那些东大和京大毕业的目光锐利的人,都有先见之明,通常不会为这种工作浪费时间。他们会选择别的更高级的课题。但是,通常在换来换去之间,他们的人生就会一事无成。

对我来说,发呆的状态,就是暂时停止判断的时间带。后来我才知道,停止判断,对看穿事物的本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就我自己而言,虽然我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学,但我进入公司时并没有抱着一定要从事相关专业的想法。只是出于偶然,我的导师介绍我进了日亚化学,又因为偶然,我被分配到了开发课。我开始进行世界性的开发研究,也同样出于极其偶然的契机。

如果顾虑太多,看起来是思虑周全,头脑清楚,但一旦失败,就会陷入自我嫌恶,接下去就再也没有勇气尝试。而且,思考也会负面化,不敢再有下一步行动。这样下去,不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反,虽然没有成熟的想法,但总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面对未来态度积极。对于这种人来说,失败也会成为正面的助力。他们甚至有足够宽广的胸襟享受失败。 事实上,我在十余年间一直在开发“卖不出去的产品”,前前后后重复失败了三次。我的失败最后也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人说“造物即人生”,我觉得确实如此。“造物”这项工作,是广袤的宇宙中人类有的特权。所以,不管最后能否完成,只有从事“造物”这项工作时,才能实际感受到自己是“人”。“造物”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证明。

要了解一样事物,可以通过多种“语言”。物理有物理的语言,化学有化学的语言,哲学有哲学用语。我们靠这些语言(也可以说是工具)来理解事物。也就是说,事物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 更准确地说,工具和语言左右了事物的性质。语言和工具有很多种,选取哪种语言或工具,界定事物的方式也不同。 不过,人们往往光凭自己会的那种语言来理解事物。特别是大学的专家们,往往对事物的理解只限于自己学过的“成见”。于是思考就停滞了。物理所教授的只是理解事物的某种方法,化学、哲学也是如此。 因此,要使用工具制造某种东西时,不能被特定的语言或道具所局限。 在造物时,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工具有很多种。一种不行可以试第二种,第二种不行可以试第三种,第三种不行还有第四种。挑战一件又一件工具很重要。

总之,我感觉自己都变成了焊接工。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还读了硕士,做的工作却跟工人一样。 这样的工作,我做了五六年,自己也实在是惊呆了。最后我已经完全厌倦,有时会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学那么多干什么,我甚至觉得人生虚幻。不过,我还是说服自己,这是我的工作,是我的研究的一部分。 当时,我就算辞掉工作,恐怕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现在想来,整体忙着做杂活感到厌倦时,幸好我没有辞职。这并不是因为我目标远大,也不是因为我能预见到后来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我缺少世间一般的常识。

最终,区别创造性人才和一般人的,是在于对某件事坚持到底的“耐心”。我是这样认为的。

比起一百个“未完成”的经验,做出一件“完成品”的经验更重要。

经历了许多艰辛,本来以为这下肯定可以了,然而却再次碰壁,这种时候确实会从心底感到沮丧,对前途感到绝望,担心自己的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当时,我一直重复着工人的工作,经历挫折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然而,如果在这时放弃,那就真的是这辈子一事无成了。放弃这件事,就算重复一百次,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只能算是学会了撤退。而且,以后一旦碰到问题,就马上会放弃不干。因为很难办到,所以还是算了吧,反正也是浪费时间……每次都能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

在一个组织中,让人记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成为传说中的人物,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最终给公司带来利润就行了,从今以后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别人办不到的事。我最终决定遵循自己的信念。

从一流大学毕业,进了一流企业的人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一直体验着成功。这种人在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总会考虑这件事最后是否会成功。成功的概率有多少,他们会调动各种已有的数据来判断。 在开始之前,他们就开始考虑结果。他们会找出各种不利因素,如果成功概率小,他们就会一脸理所当然地要求终止计划。确实,这是最安全的办法。 然而,数据这东西,不过是过去信息的积累,收集再多,也无法打开未来的大门,无法开发出让世界震惊的新技术、新产品。

不过,没有任何成果,我本人也越来越消沉,自暴自弃起来。于是更加沉默,陷入沉思状态,研究更加全神贯注。接着,陷入谷底后也就只能再慢慢爬起,这时,就会有新的发明、新的发现,让我从谷底爬出来,最终完成产品开发。

确实,在现今这个高度技术化、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要挖到成功的矿脉也必须相当专业化。

关键在于对某件工作的精通程度。越是精通,旁人看来很困难的工作,当事人越是能轻松地顺利完成。而且,越是精通,越能了解工作的难度所在。

所以,当别人告诉你需要高超的技术时,千万不要因此胆怯。技术这东西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的。吭哧吭哧不断努力,不放弃,不妥协,经常自己动手,每个人都能掌握技术。 只要从早到晚不断实践,不管一开始多差,技术水平都会慢慢提高。我就是这样。想要一下子掌握,反而会欲速则不达,错误百出。 扎实的研究开发,需要扎实的努力。只要坚持不懈扎实努力,必然可以达到匠人的技术水平。而实际上,不管多尖端的科技,都需要匠人的技术。 越是尖端,越是不确定,越是需要匠人的技艺。也就是说,最尖端的产品开发,成功与否意外地取决于单纯的因素。

对研究太过热衷,就算过着不规律的生活,也不一定能出成果,我深深知道这一点。不知道有效的练习方法,就是无效的练习。不管重复多少次都不会出现好的结果。

蓝色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听起来很高科技,但决定这最尖端的高科技的,却是在反应设备上下的功夫。怎么改造反应设备,则是要在摸索中进行的。

超越常识之处才有大机会,就算周围的人认为可能性很小,也要勇敢去赌一赌。因为周围的人都活在常识范围之内,常识的延长线,不管有多长,也只是常识。常识之中,没有大的机遇,也没有好生意。

研究和开拓未知的领域,是研究者们的梦想。但是,选择的课题能否真正做出成果,更像是靠运气决定的。各种因素都要配合,缺一不可。

无言的信赖是最好的支持。

天才的直觉和匠人的直觉。

定论和常识,这种东西就像“宗教”。被“宗教”所囚禁,是无法有新的发明和发现的。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事实,过去所有的大发明和大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发明和发现在根本上被单纯的要素所左右。这些要素,不管读多少资料,查多少文献,都是不会获得的。这些要素是什么,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发明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重要的部分“只要去做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动动手,动动身体,动眼动耳,动脑子,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工作光靠想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无论是多么了不起的教授的理论,还是世界上的权威言论,在自己心里,先相信八分,剩下的两分,暂且存疑。在这样的状态下,去搞发明和发现,这很重要。牢记这一点,就不会中常识和定论的毒。

一般来说,看不见希望之光,任何人都会感到失望。感到失望,就失去了干劲儿,有些人甚至会沉溺于酒精,或者是另寻他路。 但是,我不是这样的。陷入谷底,对我来说就是迈向新生的机会。越是深陷谷底,我越是能静下心来,看清自己。

细心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不带先见和偏见地去看待数据。听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实际上也许分外困难。不,可以说是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是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已知的理论对照,发现不一样,就遵循已知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这只是确认前人做过的事,有什么乐趣呢?能得出什么新产品呢?答案都是“no”。

成绩好的人就去大企业,成绩不好的人就去中小企业,不管本人好恶,几年后,一半的人会辞去工作,去别的公司。还有人回头继承家业。再过几年,不可思议的是,大家都走向了自己喜欢的道路。而且,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的人,大部分都成功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年纪到了以后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呢?这不是一目了然的道理吗?学校成绩、工资,或是人际关系,都不要理会,从一开始,也就是十几岁时就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如果有这样的体制,人一定会快速成才。

“就算食不果腹,武士也是高枝”,这样的想法只要还存在,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种遗憾,也会成为国际化的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