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乌合之众》勒庞 的读书笔记。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 (1)群体是个活的生物
  • (2)构成群体的条件
    • 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
    • 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
  • (3)群体的相同与不同
    • 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就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暂时的、然而又是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除此之外,群体还会表现出一些附带的特性。
  • (4)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
    • 研究那些成熟的群体——完全组织化阶段的群体
  • (5)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 集体心理
  • (6)群体质变的症因
    • 潜意识的作用,天生的
  • (7)被抹平的才智差别
    • 在群体心理中,原本是突出的才智被削弱了,导致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个性也被削弱了。
    • 群体只能从事最低级的劳动,而涉及到普遍利益的决定,只能由杰出人士组成的决策中心来作出。即使是各行各业中最优秀的专家,当他们表现为一个群体的时候,也会经常性地做出极度愚蠢的决定。
  • (8)第一个原因:本能
    • 数量在人类社会中经常性地会产生一种充足的理由,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
  • (9)第二个原因:传染
    • 群体情绪的相互传染——对群体的特点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群体行为选择的倾向。
    • 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丝毫不起作用。
    • 任何一种情感和行动——只要这种感情和行动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地传染开来。
    • 一个被群体情绪传染的人会感觉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的行动完全听凭一种陌生的力量来主宰。这时候他的心中笼罩着的是一种悲怆的感情,这种感情会让他表现得完全像是另外一个人。
  • (10)第三个原因:暗示
    • 除了暗示,群体对一切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
  • (11)野蛮的玩偶
    • 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刻转化为行为的冲动。
  • (12)群体的行为
  • (13)奇迹的创造者
    • 第一,在智力上,群体的表现远不如构成这一群体之中的个人,所以在涉及到智慧这方面上,我们是绝不能依赖于群体的。
    • 第二,群体比个人更有力量,但是群体的表现是极不稳定的,而个人物流是智力还是能力方面,总是维持在一个平均的水平线上的。
    • 第三,群体的行动是受感情激起并主导的,这种感情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着群体的行为能力。
    • 第四,群体的表现有可能比个人更好,或者更差。究竟群体会表现出更好还是更差,这完全取决于周边的环境如何。
    • 第五,群体能够干出什么来,取决于影响群体的暗示具有何种性质。如果这种性质是积极的、进步的、有意义的,那么群体的表现就相应地是积极进步而有益的。反之,如果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是负面的心理能量,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非常可怕——如果把群体比作是同一个人,那么这种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力量就好比是人的思想,如果这个人的思想是善良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善良的,反之亦然。
    • 第六,群体往往会构成骚乱的因由,但群体更多的表现,却是一个英雄主义的群体。
  • (14)你不会接受的观念
    • 群体的特点与表现,只有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才有可能看到。
    • 类似于群体表现的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主要是以女性、野蛮的原始人以及儿童为主。
  • (15)群体特征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
  • (16)群体极端表现
  • (17)群体极端表现
  • (18)群体没有任何长远打算
    • 群体一如狂风中席卷的木叶,随风飘零,任意东西,随同飘忽不定的气流向着任何一个方向飞舞,但它们最终要回到地面上——解散后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终归要回到他们初始的生活状态中去。
  • (19)群体不承认障碍
  • (20)引发冲动的导火索
    • 种族的基本特点是我们一切情感产生的根本来源
  • (21)群体特征之二:易受暗示与轻信
  • (22)群体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第二章 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

  • (1)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
  • (2)群体观察能力的缺失
  • (3)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上)
  • (4)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中)
  • (5)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下)
  • (6)群体的谎言(上)
  • (7)群体的谎言(下 )
  • (8)妇孺言论不可轻信
  • (9)群体只会撒谎
  • (10)群众杜撰的历史(上)
  • (11)群众杜撰的历史(中)
  • (12)群众杜撰的历史(下)
  • (13)群体的极端感情(上)
  • (14)群体的极端感情(下)
  • (15)打动群体的东西
  • (16)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上)
  • (17)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下)
  • (18)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上)
  • (19)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下)
  • (20)群体渴望强权
  • (21)群体的保守本能
    • 群体常常呼唤变革,但那只是表面的现象而已。
    • 群体可能会渴望改朝换代,为这样的变革,他们甚至不惜发动暴利革命,然而革命并非是为了改变深层的东西,只是群体发泄情绪的手段而已。
    • 群体的多变与极端,只能对一些表面的事情产生影响,其实它们就像原始人一样,有着坚不可摧的保守本能。
    • 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传统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与崇敬;它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 (22)群体的道德(上)
  • (23)群体的道德(下)
  • (24)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
    • 群体能够让好人变成恶棍,也能让恶棍变成好人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 (1)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
    • 群体能接受的观念有两类:第一类是时髦的观念;第二类是基本观念。
  • (2)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
    • 想要让观念更容易被群体所接受,就要对其来一番彻底的改造,使其更加通俗易懂。
  • (3)群体难于被动摇
    • 旧观念很难被消除
  • (4)群体的伪推理能力
    • 群体没有推理能力,因此它也无法表现出任何批判精神,也就是说,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是强加给它们的判断,而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
  • (5)群体的想象力(上)
    • 群体的想象力很强,群体只会形象思维。
  • (6)群体的想象力(下)
    • 形象暗示产生的感情十分强烈。就像暗示通常所起的作用一样,它们倾向于变成行动。
  • (7)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上)
    • 想要领导群体,就要在他们的想象力上下大功夫。
  • (8)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下)
    • 不管刺激群众想象力的是什么,都必须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采取的形式必须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第二,一定不要做任何多余的解释,只需要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就足够了。
    •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因此只有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形象。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 (1)群体的偶像崇拜(上)
    • 偶像崇拜有着非常简单的特点,有着五大标识来供我们辨认:
      •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 (2)群体的偶像崇拜(下)
  • (3)如何建立偶像崇拜
    • 身为一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仰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
    • 群体无时无刻不在幻想,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就能够让他们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 建立一套类似于宗教信仰的机制,需要这样几个步骤:
      • 第一,要对群体的想象力善加利用,为群体提供一个鲜明的形象,使之产生幻想。
      • 第二,当群体开始沉湎于妄想中时,就要果断而大胆地对其进行洗脑,以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的方式来煽动群众的情绪。
      • 第三,当群众开始陷入狂热之后,则要以领导者的面目出现,为他们指出方向,用信念来激励他们,使得他们重新开始想入非非,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偶像崇拜就已经被初步建立起来,剩下的工作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完成对宗教感情的维护。
    • 群众不管需要别的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
  • (4)偶像崇拜不会消亡
  • (5)又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观念
    • 任何一桩惨案,总是群众所为!
    • 统治者的权利并不是永远存在,有的只是永恒的群体宣泄。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 (1)群众运动的导火索
  • (2)第一条导火索:民族
  • (3)第二条导火索:传统
    • 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就构成了传统。
  • (4)第三条导火索:时间
    • 面对今天群众可怕的抱负以及它所预示的破坏和骚乱,我们为此深感不安。要想看到平衡的恢复,除了依靠时间,再也没有别的方法。
  • (5)第四条导火索:政治和社会制度
    • 政治家们在调整制度的时候,应当遵循着以下几个原则:
      • 一:以实用为制定依据,而不是想当然的推理,更不是机械的照搬;
      • 二:不要考虑是否严谨对称,而是考虑它是否行之有效、方便实用;
      • 三:除非感到有所不满,绝对不加以变革;
      • 四:除非能够消除这种不满,绝对不进行革新;
      • 五:除了针对具体情况必须制定的一些条款之外,绝对不制定任何范围更大的条款。
  • (6)第五条导火索:教育
  • (7)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上)
    •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而这些优良品质,偏偏是不能从死啃书本中得到的。
    • 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只有采用这种方式,孩子们才能对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有些微不足道的理解。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些细节,默默地推敲,在心中逐渐成形,并且或迟或早会产生出一些提示,让他们着手新的组合、简化、创意、改进或发明。
  • (8)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下)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 (1)那些直捣人心的东西
  • (2)第一:形象
  • (3)第二:词语和套话
    • 假如群体因为政治动荡,或信仰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厌恶,而有些东西又实在没办法改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这些词换个说法,用新名称把大多数过去的制度重新包装一遍。
  • (4)第三: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