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重新理解创业
周航在创业“失败”后的反思复盘之作。能够结合实战经验提出理论是一个领导难能可贵的概念能力。周航的判断力,战略能力从书中就很好体现出来。看此类书,一定要代入身边问题去思考,才会有收获。
首先,我在重新理解战略方面特别有感触,是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我以前始终过于关注了“自动驾驶”这个概念,懒于去思考概念背后的逻辑。只能“看到”,却不能“看穿”,最终就是无用的。看到仅仅还是停留在输入的阶段,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并没有产生价值。而看穿是经过大脑加工的,产生了一种有价值的输出。要养成加工的习惯。
其次,周航对于失败的理解对我也是很大的启发。周航认为失败是注定的,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不断冲击最高纪录,最后的失败都是一定的,但是我们关注的是他跳的多高。这样来看待失败,我们就不那么害怕失败,只会想着自己想达成的事情是什么。这就像用贡献思维代替收货思维,当我考虑努力为其增加了什么,如何都不会损失。当我努力考虑自己得到了什么,我就很容易感受到损失。
最后,周航认为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你认为你能领导爱你的人,当你试图用这种模式去获得领导力的时候,你自己会异化,会刻意地扮演别人眼中那个“好”的你。在不同人面前,你越来越多地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自己。你只能领到你喜欢的人,你能喜欢多少人决定了你领导力的边界。你可以谁都不喜欢,甚至连你自己都不喜欢,但这意味着你连自己都领导不了。所以,当你对一个人的标签打得越少,就代表你对他的接纳度越高,对这个人的领导力也就越强。”
-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战略
- 第二章 重新理解竞争
- 第三章 重新理解品牌
- 第四章 重新理解流量
- 第五章 重新理解钱
- 第六章 重新理解领导力
- 第七章 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 第八章 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 第九章 重新理解企业成长
- 第十章 如何应对低谷
- 第十一章 突破瓶颈
- 第十二章 重新理解未来
- 结语 学习做一个卓越的投资人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战略
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
概念先行其实这是蛮讨巧的一种做法。人们总是觉得复杂的思考过程和逻辑太费劲儿,最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如果这个结论是新鲜的概念或是名人说的,就太好了,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创新、一个新的机会和一个值得追随的趋势。
如果自己接受了表面的新概念而放弃了真正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忽悠了自己,甚至无意中已经开始用这个概念去忽悠资本、忽悠用户,并乐在其中,沉醉在率先获得新知的光环中。
这种概念先行的创业,很容易让创业者在关键问题上面临困境,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概念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解决真实存在的需求,这样的出发点可以帮助创业者明确创业中的关键问题。除此之外,用问题驱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对这个问题会有真实的关切和体验。当你真心实意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它就会成为你创业中内心一股长久持续的动力,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不忘初心。如果你的出发点只是抓住机会,以新的概念为出发点,而没有真正的初心,就会很容易放弃,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投机”。
甄别需求的真伪
判断一个需求是不是真需求、是不是高价值需求很重要。对此,我也总结了三个标准,即强烈、普遍和频繁。
第一个标准是强烈,就是用户愿不愿意为这个需求付费,愿意付多少钱。不愿意付费,说明用户对这个需求的强烈指数较低;反之,如果愿意付费,说明用户对这个需求的强烈指数比较高。
第二个标准是普遍,就是有足够多的人存在这方面的需求。如果你在创业的时候像当时的我们,把很多问题归结为营销问题,就要格外小心。实际上很可能是你在战略上出了问题,你的产品需求和定位就不应该那样设计。如果你需要用钓鱼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捞”用户,那说明这件事本身就错了,你应该是用大网去捕鱼,而不是用鱼竿去钓鱼。
第三个标准是频繁,需求本身应该是一个高频需求。如果你找到一个大众的、强烈的、频繁的需求,这个生意将会非常梦幻。当然,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的生意不容易找到,但若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一定会产生另外一个副作用,即这个生意必然会是超级红海,你必须要面对非常激烈的竞争。
完美的宏大和简陋的快捷
完美当然好,但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都想做。其实,我们是给自己制造了很多问题,而且都是些伪问题,反倒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前置任务,搞得自己无比忙碌,整个公司上下也都特别忙。这看起来是一个红火的创业公司景象,大家也都在拼命地解决问题,实际上是自己先拼命地制造了问题。
我跟湖畔大学的曾鸣教授经常讨论战略问题。他的看法是,现在的战略肯定不是规划出来的,比如未来三年的战略,肯定没法规划出来,因为市场环境变化太快,时间已经被极大压缩,一个行业可能在三年的时间中就从诞生走向了消亡。真正的战略是跑出来的,只有先跑起来才可能知道你的战略是什么,然后不断迭代。
所以今天的创业者应该彻底放弃一个思想——战略的规划。不用一开始就想着把事情做成一个很宏大的系统,也不用觉得慢是有道理的。这种打法,只会让自己掉进坑里。慢,就说明你的战略有问题。为什么?我们通常把慢归结为执行力的问题,其实不是。如果一件事复杂到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完成,就说明这件事情的可复制性和执行力都极差。
一个战略听起来很宏大,但是如果难以执行,就不是一个战略,可能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战略的价值,是要把一个愿景变成当期可执行的任务,是当期总体行动的指导。一个好战略必须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一个坏战略,哪怕有一流的执行,也不容易做好。很多时候CEO和创始人说执行力不够强,其实是在推卸战略决策的责任。
战略的维度
到底如何找到一个好战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第一,忽略小数点以后的努力。在一个新电子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先要甄别以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思考。如果只是把事情从9分变成了9.5分,这就是花很大力气去做小数点以后的事,没什么太大用处。可我看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公司都在努力做小数点以后的事。
第二,学会做减法。一家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同时做10件任务,资源一定不到位,思考也一定不够深,执行必然会大打折扣。并发多项任务,也会消耗巨大的资源,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根本消耗不起,更会对团队的士气造成极大损耗。一场所谓的战役打下来,几件大事做下来,钱花了,事干了,人也耗进去了,收效甚微,士气低落。于是大家就去找外部的原因,要么是竞争对手太厉害,要么是公司资源不够,要么是团队执行力不行,结果士气持续低落,形成了恶性循环。
真正的战略思考是极难的,千万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一个创业者是不是勤奋,是不是晚上12点还在加班,这些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事情做对了,战略找对了,后面的事情也就对了。
所以我们认清楚业务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公司在某个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什么。关键任务清楚,公司上下才能形成共识,把全公司之力放在一件事情上。
第三,警惕平面拼图型战略。什么叫平面拼图?就是拼模块,不断把核心能力复制进去。比如,如果一家公司不管是做团购、做外卖,还是做电影,都是用同一个方法论,就是找到另外一个同样大的市场,去做平面拓展,把能力复制出去,形成大的拼图。这就是平面拼图型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考要摆脱战斗思维
在战略思维上,一定要摆脱竞争的战斗模式。如果你老是被短期的对手、市场的关注度来左右战略,你一定会跑偏。在思考战略的时候,我们最好摆脱局部阶段竞争思维的影响,从而去关注长期的用户价值。
所以,在思考战略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升维的战略思考。这个升维指什么?就是先跳开眼前的这些困扰、诱惑,去关注用户的长期价值,关注用户最本质的需求,尽可能去做最接近本质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好战略。
第二章 重新理解竞争
先行者姿态
创业者在思考竞争的时候,最典型的一个错误就是战略性地假设对手不行,这条路不行,那条路不通,总之大家很容易看到对手的弱点。可是,别忘了你也是一个新手。看待竞争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先行者,更不要不屑于跟追随者竞争。
成功带来的认知局限
在第一段创业故事中,我其实没有在传统市场里竞争,而是用差异化定位,在一个利基市场获取了超额利润,因此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就是因为这段创业经历,我没怎么用竞争的方式就过得很舒服,利润也很高,所以我形成的认知是,面对竞争最好的方法是不竞争。也正是这样的认知,后来做了易到。很显然,这种成功的认知让我形成了一个思维盲区,易到一开始确实没有竞争,但是当后期大批竞争者出现的时候,易到在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过去你赖以成功的方法,很容易让你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成功会带来认知局限,我觉得这一点在创业者身上很普遍。
后来我看了很多商业史,发现竞争其实是一个常态,并不是今天的互联网才是竞争最激烈的。
竞争是生死问题
本质上,竞争问题是生死问题,利润多少只是得失问题。所以,在竞争面前不要算小账,要算大账。在生死问题面前,一时的得与失又算得了什么?
真正的竞争来自另一维度
在竞争的类型里,最致命的一种来自外部。易到在刚创办的那18个月,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竞争对手,实际上,我们面对的竞争是传统的出租车、公交车、自驾甚至是步行。
创新窒息
竞争的外部性还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称之为“创新窒息”。一个小的创新,在一个更大的创新面前就会窒息掉,因为两者的成长速度完全不一样。
竞争是全方位的战争
竞争不只存在于业务本身,竞争其实是全方位的,包括资源竞争、人才竞争等。如果在竞争中用回避的心态面对,只会让你越来越被动,因为资本、资源都是向头部聚拢。很多时候,你的规模越大,影响力就越大,资源就越主动向你靠拢,你也会事半功倍;反之,即便你做的事情是对的,但如果规模不够大,势能肯定会跟不上,这个时候做事情就是事倍功半。这个问题约到后期会越明显。
如果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第一,你创造的价值一定是锐减的,这个锐减的幅度,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所以,怎么重视竞争都不为过,要想生存,就必须学会直面竞争。直面竞争也是公司成长最好的办法。
竞争的核心问题
竞争肯定要回归本质,即明确你的业务本质是什么。要分清楚,你的业务是技术驱动、产品驱动、运营驱动还是资源驱动、品牌驱动。对一家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来说,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不能有多项。
第三章 重新理解品牌
过去,我们怎么看品牌?
说起品牌,我们常常会听到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肯定也有人这样跟你说过:你的服务这么好,怎么会没有什么人知道?所以就应该大力宣传,多做传播。这时候,企业也认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问过很多创业者为什么要融资,他们说:“融了钱以后可以投放市场,去做品牌。”这种说法很常见,但说法本身就值得推敲。
第二种说法:“我们做的是品牌。”这背后是什么意思?就是跟你比,我们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企业,但我们是有品牌的。很多时候,企业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品牌,就说我们要做一个高规格的东西,听起来也高端、大气、上档次。
第三种说法:做品牌要有话题性,没有话题就去制造一个话题。那时候也受了很多这方面的影响,不管是凡客体,还是病毒营销等广告案例,似乎都告诉我们要去争夺别人的眼球,要成为话题的中心,要在朋友圈刷屏,要让大V在微博转发等。总之,不管是传统营销还是新媒体,都要有话题性,要圈多少粉丝,实现怎样级别的曝光效果,等等。我们好像认为这就是做品牌,特别是有了社交媒体以后,更是这么看。
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呢?
重新理解品牌
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40年来企业建立品牌的脉络。
第一类是传统的“占领心智”,打广告我们从物质短缺的时代走过来,那个时候其实很简单,一有新的品类出来,拼命打广告,告诉市场你代表这个品类就可以了。直到今天,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还在到处给大家传播这个观点,就是要占据心智。为什么江总一直在说这个观点?因为在中国建立品牌的时间周期要求极短,新的品类出来依然适用这个观点。
第二类是所谓的炫耀,即一定用大LOGO(商标)。为什么?因为我想告诉别人,我用的是这个牌子。企业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一种声音:“你用就代表你高端,跟别人不一样。”
第三类也是正在兴起的:只为满足自己。这股风从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无印良品开始,今天中国的严选等也归入此类。品牌可以没有logo,没有标签,但可能产品就是不错,甚至非常好,所以并不以炫耀和展示给别人看为目的,只是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好用,消费起来也没有压力,性价比高。
第四类就是所谓的精神需求。这方面,我觉得猫王收音机是最近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同样是蓝牙音箱,猫王收音机采取了跟其他品牌完全不同的方法。虽然它不便宜,性价比也不是那么高,但它强调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强调了用户,实现了一种对自我的认可。我觉得这是层次最高的一类,可能针对自我实现的产品在未来会很快普及。
回归原点做品牌
第一步还得回归原点,回归产品本身,保证产品先有质。
我认为,好产品要有辨识度。如果仅仅是比对手好一些,他75分,你做到82分,这也是没用的。要想好到有辨识度,就必须做到最好。同样的快递行业,为什么一个叫顺丰,一个叫”其他快递”?
但是,差异的前提是你得足够好,如果连好的前提都不具备,尽管叠加了很多表明上的差异性,也是没用的。
在我看来,未来我们想做品牌的话就要先回到原点,把产品踏踏实实地做好。如果做得不够好,即便通过包装或者功能定位上的差异,也不足以形成品牌,因为它没有品牌的内核。
做品牌的两个主张
第一,愿景不是广告中的slogan(标语)。用户真的关心你的愿景吗?用户可能不会花时间理解它,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从中能得到什么。
第二,不说大话。我们需要让用户感受到一个品牌对他当下的价值,而不是你的未来是什么样、能做什么。
口碑是最好的传播
用户的口碑是最好的传播,这对品牌来说是一种加速度。
用一以贯之的真诚去解决问题
建立品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态度,也就是要做到真诚面对用户。
真诚还有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什么样的企业,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当你做得不好的时候,最好告诉用户真相。
我还是认为要有勇气去做那些难做的事情。当把这些足够难的事情做到卓越,品牌自然呼之欲出。可惜的是,往往因为它很难,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所以品牌一定是超级稀缺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并不会真的去追求品牌,或者没有办法做出品牌,因为太难了。这样一看,品牌之路貌似永远只属于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是品牌红利背后的追逐者和艳羡者。
第四章 重新理解流量
互联网离不开流量,而流量在中国互联网进程中大概经历了6种形态。
第一种是门户时代的展示广告;
第二种形态是PC(个人电脑)时代流量分发的中心,也就是搜索,因此,PC时代成就了百度;
之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出现第三种形态,即基于移动App分发的应用市场,全球性的代表当属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和Google Play(谷歌应用商店)。中国的移动App分发最开始相对分散,等到硬件高度集中化后,第三方应用市场除了应用宝,基本上都是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做分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分水岭是微信,它发展起来之后,流量的分发开始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如广点通、朋友圈信息流和微博信息流,这是第四种形态。
第五种是智能时代的feed流(一种呈现内容给用户并持续更新的方式)模式,最典型的是今日头条。虽然今日头条也在feed流里展示广告,但展示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这时的广告展示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匹配。用户、内容属性都做了全新匹配,所以广告效率大幅提升,用户转化率也随之大幅提高。
在以上5种流量形态之外,电商的生态流量是一个特殊形态,也是中国互联网比较独特的地方。美国互联网的电商流量基本靠谷歌带来的搜索流量,但是中国的电商流量靠淘宝或者说整个阿里系。阿里之所以有流量,是因为它拥有电商的完整生态,从最开始的商品到支付再到物流,构成了一个极其完善的电商生态。
流量永远是稀缺的
需求大,供给少,流量越来越贵,这是今天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我们不能逃避。至今也没有一个讨巧的办法可以低成本地获取流量,比如找个营销高手,非常便宜地做流量,这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当然,流量成本肯定有优化空间,只是指望一招鲜地用营销、用讨巧的方法来节省流量,不可能解决问题。
如果认清了流量的现实问题,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也会很清晰,那就是在任何一个新出现的领域,如果需要购买流量,即便当下很贵,也一定要先买,付出的成本肯定会比后来者低,因为流量只会越来越贵。
产品本身决定了流量的关键问题
第一,产品特征决定了流量的价值。墨迹天气,查违章应用,美图的流量价值低于微信的流量价值。
流量价值 = DAU * 时长 * 交易系数
第二,产品需求的强弱决定了购买流量的成本。
流量的购买成本不体现在流量的价格上,而体现在转化率上。如果一个产品本身就是刚需,那么购买流量的转化率一定高,流量成本就比较低。
第三,产品核心功能决定了流量的二次分发
任何流量的转化和分发,绝对不能以牺牲产品核心价值为前提。目前一些社交电商发展得很不错,但我认为未来遇到瓶颈的可能性很大。
后流量时代
如何在后流量时代运营流量呢?第一,产品即流量。第二,从流量回到品牌。第三,从线上重新回线下。
第五章 重新理解钱
关于钱的四点反思
第一,究竟该什么时候融资——在别人看好你的时候尽量多融资。
第二,究竟该融多少钱——不以估值论融资。
第三,究竟该怎么花钱——多融少花。
第四,究竟该如何看待估值——不要被它操控。
选择投资人:不博弈,双赢
第一,创业者应该与投资人勤沟通,学会示弱。
第二,创业者是公司最终决策的最后责任人。
第三,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关系不是博弈,而是双赢。
退出与套现
当你真诚沟通的时候,基本没有不行的事。
第六章 重新理解领导力
首先我给领导力下一个定义:领导力不是有多少人听你的指令,也不是你能命令多少人,而是你对别人的“激发”有多大。
领导力首先是做自己
不同性格特质的人,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领导力。所以,获得领导力的第一个秘诀,首先就是要做自己,尽可能全然地做真正的自己。
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
你认为你能领导爱你的人,当你试图用这种模式去获得领导力的时候,你自己会异化,会刻意地扮演别人眼中那个“好”的你。在不同人面前,你越来越多地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自己,这就跟第一点——做自己——相悖,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否定了这个答案。
我后来思考的答案是:你只能领到你喜欢的人,你能喜欢多少人决定了你领导力的边界。你可以谁都不喜欢,甚至连你自己都不喜欢,但这意味着你连自己都领导不了。所以,当你对一个人的标签打得越少,就代表你对他的接纳度越高,对这个人的领导力也就越强。
寻找与你最相匹配的领域
尊重内心的真实感受,这自然会引出领导力的第三个要素:找到你真正热爱的领域,你的领导力只能在你所匹配的事务上予以发挥。也就是说,创业要选择适合你的事情。
在获得领导力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三点分享给你:
- 勇敢地做自己。
- 去搭建你真正喜欢的团队,因为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
- 去做与你的特质和领导力相匹配的事情。
第七章 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最好的成长方式是从失败中学习,这也是我们最初的原点。为什么需要学习失败?学习失败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失败,而是从失败中学习成长。首先你要学习面对失败,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并接受它。我很坦然地接受了失败,然后就想应该从这段失败的经历中学习什么。
归功于外,归因于己
什么是归功于外?一个企业的成功,本质上是时代造就了你,没有大的时代就不会有你。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本质上都是时代的产物,当然你能敏锐地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也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大的时代,你不会成功。
什么是归因于己?就是失败了更应该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特别不喜欢朋友对我的安慰,虽然我知道朋友是好心安慰,说只不过是我运气不好,只不过是没有“抱上大腿”,只不过没有料到移动支付大战……这些托词很宽慰我,但对我来说可能是害我。
领导者要成长就要“复盘”
复盘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学会示弱
要成长,就得学会示弱。我发现好的CEO都很会示弱,总说“我不行,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人的天性都是好为人师,如果你主动去请教别人,人家一般都是愿意告诉你的,他说得对错与否不一定,但有个潜在的好处:示弱后,不仅让更多新的知识进来,当你敞开心扉的时候,还会有更多人愿意帮助你。
学会向别人求助
学会求助,也是很好的成长方法,因为我终于意识到,“肌肉”练得更好,能力更强是一种成长,学会求助也是成长的一种表现。这也是我的教训。
避免怕输的心态
很多人之所以不成长或者成长得慢,特别是中年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赢怕输,就是害怕失败、不敢去试。其实这会阻碍你的成长。
错失机会就是因为我们队还没发生的事情选择了否定。这怎么理解呢?未来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很容易否定未来的不确定。
所以说要选择相信不确定性,想不清楚也要选择相信。当时我只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错失了很多机会。
投资更是如此,往往输大钱都是因为你太相信一件事情能成,大手笔一把投下去,结果让你输的往往都是这些确定性。市场就是这么奇妙,永远论证不清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没法去讨论发生在未来的事情。所以说当有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候,要选择去相信不确定性。
第八章 如何打造一个团队
公司初创时期,寻找合伙人,这是第一阶段,要做的是“长心”,即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搭建公司核心的文化与价值观;有了合伙人之后,就开始搭建初创团队,这是第二阶段,要做的是“搭骨架”,即寻找对你和公司有信念的员工,确保公司有效运转;等到公司发展壮大,需要招募“牛人”,这是第三阶段,要做的是“长肉”,即进行团队迭代,让公司稳步发展。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一般情况下,寻找合伙人几乎只能在自己身边找,找人少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人的状态、水平能力,其实就是你当时状态的投射。说白了,你是什么人,基本上也只能找到和你一样的人。
很多人误认为找合伙人,能力互补更为重要。比如我会技术,就找一个产品型的人合伙,再找一个销售型的人。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创业公司合伙人的关系多是能力互补型,但在现实中,以此结构能够处理好合伙关系的公司并不是很多。
搭骨架: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
在初创时期还不如不找“分析型”的人,寻找那些简单的、愿意相信你的人反而更好一些。初创公司的事业未来如何发展,可能连创始人也说不清楚,可是有人觉得这件事挺好,愿意相信你,或许他不够优秀,但这些都不要紧,在一个公司搭骨架的阶段,最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凝聚相信你的团队力量。哪怕你们的创业最终是错的,但因拥有一帮狂热的“粉丝”,相信你,跟随你,整个团队也会呈现出一种“相信”的状态,这种状态比高学历团队要好得多。
只要你的团队没有发展到一二百人的阶段,就没必要想所谓的“长肉”。在这个时期,你对牛人是没有吸引力的。虽然你可能自认不错,但是真正投入到整个人才市场中你就会发现,和你有同样竞争力的公司多得是。真正的牛人,不见得会把你当做优选。这个阶段,就踏踏实实地在朋友中找吧。有人愿意和你做,那是人家相信你,已经很不错了。
长肉:学会留住牛人
这时候,需要用更专业的方式,请专业的猎头机构帮忙,请他们充分地mapping(地图式搜索)每一个领域中有可能会适合自己公司的优秀人才。这样做,人才与公司的匹配精准度会更高。
我们刚刚谈的只是找人的部分。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自己想要的人才真正签下来。要知道,优秀的人才,选择未必只有一个,主导权在人才手里。
首先是收益。这里的收益是指当期收益加预期收益,也就是薪金和股权。很多创业公司往往回避这个问题,说事业如何有前景、理想如何有情怀,就是不谈收益。最后一谈,又让人很失望。
其次是态度。我发现对于被招的人来说,一家公司的老板或者与他对接的人是否让他觉得交谈甚欢,对他是否愿意加入公司的决定至少会起到50%的作用。人的感染力甚至可以让他把公司靠不靠谱排在次要位置。
最后是找到对的人,帮助人才尽快适应公司。这时,挑战才刚刚开始,这意味着你需要倾注比以往更多的精力。
帮助人才在新的公司环境中“活下来”,本质上是一个共同成长的关系。
把人才招入公司,再给他们一个丛林环境适应生存,其实是资本过度造成的资源浪费,结局不会太好。反之,应该用充分的精力帮助人才在组织中获得成功,而不是挑剔他们:你们拿了我这么高的薪资,理所当然地就应该表现优秀。如果是这样的心态,新人在公司的存活率会很低。
集体面试:缓解团队更迭带来的矛盾
理想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团队在前进的过程中,新人不断加入,“老人”努力帮助新人融合,发挥其作用,同时让“老人”在公司找到合适的位置,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过不去这个坎儿,一个企业就很难成长起来,甚至会死在“人”的问题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集体面试。很多公司在进入大规模招募人才的阶段后,会采用逐级“一对一”的面试方式。我的建议是,让公司员工集体参加面试新人的过程。
我们也需要在公司达成一个共识,招人不是老板和HR的事情,而是公司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当整个公司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HR所做的工作就只是履行流程上的职能。最可怕的是,所有人提一堆需求,然后把这些都扔给HR,结果不好就责怪HR。
还有一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当一个公司快速发展的时候,很多人会指望一个小团队主管带很多人进来,这个主管带的肯定是自己原来的人,弄不好,就会形成帮派。
这个时候,我们一方面需要共同开会商谈——公司缺什么样的人,该有什么样的人。商讨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公司寻找新人是需要,而不是因为老板想换人,并且也要让员工觉得,寻找新人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责任。过去,我最难受的是做了决定,也实施了,结果却被大家批评。这其实是不对的,应该把这个责任分摊出去。
另一方面,这样通过沟通,也可以消除“老人”的紧张感,不会觉得老板是要用新人来代替自己。如果给了“老人”被代替的感受,他们会充满戒心,四处设障,这反而会使公司把精力大量消耗在人事斗争上,损失必然严重。
复盘:团队整合的核心方法
复盘其实并不复杂。最大的问题是,沟通时大家都不好意思去触碰真正的核心问题。比如,我问大家觉得团队怎么样。很多人可能都回答“挺好的”“没什么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并不见得。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望真实,但又怕被真实灼伤。因此,一个团队在初期建设的氛围非常重要。一个新人,抱着对职场惯有的戒心来到一个新环境,却发现这个职场有着意外的真实和友好,他就会很高兴。
第九章 重新理解企业成长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最小化启动
面对这种“三无”(没钱,没人,所有什么都做不了)状态,解决办法就是把事情尽量做小、做少,而不是做大。
但这个做小和做少,并不是说先赚点钱让自己活下来,保证盈亏平衡就好了。真正让你活下来的,是你能够创造出足够清晰的用户价值。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有机会活下来。
使命要大,战略要小。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没有绝对的坚持
有时候创业者会有一种这样的心态,觉得放弃了好像不对,既没法跟员工交代,又没法跟投资人交代。这时候你心里也没谱,可还是忽悠团队,说“没问题,跟着我走,最后一定能走出来”,这种打鸡血的方式对于真正解决问题其实没多大用处。
停下来,并不代表放弃。创业遇到走不动的情况很正常,没有必要坚持说“这条路一定是对的”。就好像一支军队走到一个地方迷路了,如果不知道方向在哪儿,就坦率地告诉大家,然后派几个小分队分头去找,约定两个小时后见面,找得到就赶紧回来报信,找不到也回来,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说白了,初创公司找错方向很常见,这个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坚持,更没有必要心存侥幸地坚持。
当然,如果你真的很笃定,看到了这条路的光亮,就继续走下去,哪怕你的判断最后是错的,也死而无憾。如果心里没有那么确信,只不过是觉得应该坚持就命令自己相信它,这是没有力量的,因为真诚比什么都重要,更不能拿“坚持”两个字忽悠团队。
我还是想强调一点,任何事情在未经证实前最好不要大规模投入。当你不确定方向的时候,最好先验证你的设想,不要忘了我们兜里是没钱的。
基业长青
如果你要活120岁,那么就可以不在乎现在的时间表,不一定非要在30岁成功、40岁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所谓的成功。不仅对个人,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要做300年,那么也不急于一时之功,更不需要今年马上就做到成功。把时间感拉长了,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做起来更从容。
基业长青并不是在提倡保守,而是一种生存哲学,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基业长青不是为了“长青”而去躲避风险,而是站在未来考虑现在。在未来,你肯定会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的大势是什么,将去往哪里。如果用未来的视角审视现在,你会为了未来那个时代思考今天该做些什么,提早为未来做好准备,用更积极、更勇于探索的态度经营企业,这才是基业长青的方式。
第十章 如何应对低谷
低估时期常见的三种做法
第一,“冬眠论”,即企业裁员,减少投入。
我非常理解创业者对“收支平衡安全感”的一种需要,但我觉得这或许不见得就是一种好的选择。如果一定要说安全,我们看到很多的传统行业,比如街边的小餐馆、小商铺,从开业的第一天起就在赚钱,但从创新的商业角度讲,这样的公司没有太大意义。
第二,因为“伟大”,所以“很慢”。
我们可以慢,但是必须要知道怎样做才能增长。
第三,出现瓶颈以后,想凭借差异化的小众产品继续求存。
出现瓶颈以后,尽管有盈利,但小众产品的市场过小,公司的成长空间会非常有限。这个时候,坚决地实现转轨非常有必要。子啊互联网世界里,差异化的小众产品很难活下来。
低估时期的三条建议
首先,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和困难,就忘记了提高公司价值的根本使命。
其次,不要自我“催眠”,不要觉得自己做的事太伟大,也不要觉得做的事太多太难,就可以“慢”。从容的“慢”是好事,但是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怎样才会增长得快一些。
最后,必须要有勇气选择最大的市场,而不是做一个所谓“小而美”的产品偏安一隅。市场很残酷,不会再有同样的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在互联网世界,你必须进攻,进攻,再进攻。
第十一章 突破瓶颈
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全盘否定过去
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司处于瓶颈是一个正常状态。这是面对瓶颈的第一点。好比一个人会生病、青春期会长痘,这都是一个必然会经历的状态,所以不需要为此焦虑。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团队之间的相互埋怨,否则那种离心力或者内部的怨气会进一步加剧矛盾,就更无法突破瓶颈,因为团队都散了。
当你知道自己遇到瓶颈,肯定会希望有所突破,那么第二点就是:不要指望那么快突破,瓶颈就是一个漫长的隧道。也就是说,当意识到公司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的时候,你不要指望火车很快就过去。即便火车在隧道里只穿行10分钟,对你来说也会感觉很漫长。这时候,我们必须要乐观,笑对瓶颈,享受一下黑暗的隧道,不要急于突破瓶颈,虽然我知道你肯定很想突破。
接下来我们就会想法子突破瓶颈,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不要急于否定自己全部的过去,说过去哪儿做错了,哪儿做得不对,其实并不是,可能就是时机不到。
战略摸索期应如何调整
在这个时候,团队往往自己搞不定,他们会指望CEO变成大神,告诉他们到底应该走哪条路,而且天真地认为CEO应该能告诉他们走哪条路。但是CEO也是普通人,他可能也迷茫。可团队不会这么想,反而会觉得CEO没主意,是CEO不对。所以,越在这个时候,CEO越应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就是处于一个迷茫期,就是要摸索,大家一起来探索,而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找到创业的初心
要把自己的初心时刻放在不同的边界去想问题。
在初心这件事上,没必要钻牛角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去看待你的初心,重新理解它,看看基本面有没有变。
第十二章 重新理解未来
看到和看穿
现在媒体发达、资讯便捷,圈子的交往又这么密集,看到一个新的趋势并不难。你随便参加个会、参加个饭局,都可以听到很多新的资讯和说法,但这样的“看到”本身没什么价值。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既然你那么容易看到,那大多数人也能看到。
对创业者来说,核心的意义不是看到,是要看穿,也就是你对某一个新的趋势,是不是有足够深刻的思考和洞见。所谓的看穿不是泛泛地说这代表了未来,这是个大机会。如果只看到这一步,其实没什么用。而看穿决定了你到底该干什么以及该怎么干。只有最终的答案落到这里,才具备看穿的这种可能性。
找到独特的小切口
机会越大,就越需要找到一个独特的小切口,也就是说越大的机会,最开始起步的时候越要小。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思考需求的本质
真实问题并不等于刚需和痛点。如果只是面对过去和现在,有一个痛点解决一个痛点,解决完一个问题后面就没有了,那这个企业能够跑的路程也是很短的,更不用说未来。
创新没有边界
顺应时代的趋势
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当一个新的趋势来了以后不应该去抢占红利,而应该思考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为用户创造一种新的价值。如果这样思考问题,我想你会抓住趋势,真正地做出大事。